秋季學期開學在即,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,持續深化“校園餐”專項整治工作,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做好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提示如下:
落實主體責任
學校、承包經營企業、校外供餐單位和大宗食材供應企業要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,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,依法依規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,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,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管理,認真落實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調度”工作機制。
排查風險隱患
各地各校要督促學校食堂(含承包經營食堂)、校外供餐單位、大宗食材供應企業等在開學前對食材進行一次全面清查,嚴格核查庫存食材(尤其是暑期留存的預包裝食品)的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包裝完整性。清理過期、變質、標簽不全的食品及原料,嚴禁使用來源不明或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材。
全面檢查食堂冷藏冷凍、加工制作、清洗消毒等設施設備,確保其正常運行。長期停用的設備需徹底清潔消毒后再啟用,消毒記錄應完整留存。檢查風幕機、防蠅簾、擋鼠板等“三防”設施是否完好,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入侵。對后廚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清洗,嚴格落實餐飲具清洗消毒。
規范操作流程
各地要督促學校及校外供餐單位等指派專人負責進貨查驗,完善查驗流程,索取進貨查驗證明文件,嚴格落實食品安全“一品一碼”信息追溯,確保貨、票、碼相符,原材料感官性狀無異常。
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加工制作食品,嚴禁超負荷供餐,落實燒熟煮透、生熟分開、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配送食品、每餐次留樣等要求。在食品加工過程中,注意加工環境的衛生條件,每天對加工設備進行清潔消毒,保持操作間地面、墻壁干凈整潔,定期清理排水系統,防止污水積聚和異味產生。
要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,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,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,嚴格遵守個人衛生要求。
要在秋季開學前全覆蓋開展中小學(含中職,下同)校長(園長)、食堂從業人員專題培訓,提升食品安全責任意識、風險意識和操作技能水平。
加強食安教育
根據在校師生需求,科學合理設置菜單,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宣傳和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教育,引導學生按需用餐,踐行“光盤行動”理念,形成“文明用餐、節約用餐”的新風尚。在外用餐不光顧無證照的餐飲店、路邊攤,不食用有風險或不熟悉的食物,購買食品注意查看標簽標識完整,不買、不吃"三無"食品、過期食品,少食或不食以油炸、燒烤等方式烹飪的食物,養成低油低鹽低糖、綠色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校園周邊食品安全
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要加強食品安全自查,落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、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消毒、原料進貨查驗、食品貯存銷售、加工烹飪、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各環節食品安全要求,確保食品安全。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不得銷售過期、變質、“三無”、假冒偽劣、檳榔、蠟瓶糖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。
校園食品安全無小事,請各學校、校外供餐單位、承包經營企業、大宗食材供應商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高度重視,以最高標準、最嚴要求落實食品安全措施,共同守護廣大師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