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文婷委員:
您提出的《關于老舊小區改造“回頭看”的建議》(第20241022號)收悉,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:
根據泉州市住建局出臺《泉州市老舊小區和老舊街(片、社)區改造行動方案》等文件要求,自2019年以來,我區納入改造的老舊小區有328個小區,改造棟數共32577棟,改造收益面積約356.96萬平方米。通過老舊小區改造,補齊城市基礎配套設施,基本達到公共配套功能完善、消防安全改善、院內道路平整、交通停車有序、環境面貌更新,提升小區居住品質,為宜居城市增添更多亮麗風景。
近年來,根據市委、市政府、區委、區政府有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部署要求,我局聚焦“三全四好”(即全員參與、全域物業、全面提升,黨建引領好、治理機制好、服務品質好、鄰里關系好),著力構建物業服務管理長效機制,持續做好老舊小區改造“后半篇”文章。
一、合并物業區域,提升“造血功能”
制定《合并物業管理區域行政指導指南》,指導轄區“獨、小、散”住宅樓宇合并管理區域。通過拆小并大、以有帶無、分類整合等模式,推動725棟樓合并成55個聯片物業管理區域,盤活整合小區資源,降低物業管理成本,解決收支不平衡問題,增強物業服務企業承接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的意愿。全區新增物業進駐服務面積265.77萬平方米,新增出租豐巢快遞柜30個,增設電動自行車充電樁1038個,增加施劃小車停車位2565個,受益業主37597人。
二、堅持黨建引領,業委會規范管理
一是將黨建工作寫入《成立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選舉程序指引》等相關示范文本,鼓勵小區在職黨員、退休黨員、流動黨員主動亮明身份,參與成立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。二是編制《鯉城區住宅小區長效管理行政指導指南第6號-小區業主委員會如何開展工作》,分別從業委會的性質、業委會與街道社區的關系、業委會會議如何召開、業委會的主要職責等方面進行詳細解答,指導業委會正確行使業委會的權利以及承擔的義務。截至目前,共成立正式業委會228個、組建率97%,其中:黨員過半數的正式業委會214個、覆蓋率93.9%。
三、廣泛宣傳動員,開展業務培訓
定期深入各街道、社區及住宅小區,組織召開專題培訓會,理順業主與物業企業之間的權責關系,統一思想認識,按照“使用者付費”原則,推動小區物業社會化、市場化管理,通過合法的管理途徑,確定服務與被服務關系,建立長效機制,實現物業費合法收繳。截至目前,共印發宣傳單12000份,編寫宣傳口號25條,8個業主大講堂教育課件,累計開展現場指導培訓會260余場,共有6000多人(次)參加培訓和業主大講堂。
四、搭建智慧平臺,提升管理效能
一是自主開發建設住宅小區自治管理系統,具備物業管理、投票管理、政務服務、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應用等功能,目前已錄入全區各住宅小區基本信息,與公安、教育、民政等多部門數據實現匯聚共享。二是主動融入“一網統管”全領域社會治理模式,大力發展小區物業從業人員作為社區三級網格員,開展住宅小區“一標三實”基礎信息采集工作,全面摸清夯實小區實有人口、實有單位底數和基本情況,夯實社會治理數字基底,并將物業企業信用檔案進行公開。
五、強化隱患治理,確保小區安全
一是分類整治消防無水問題。對全區50個消防無水小區實施分類處置:由各街道牽頭增設微型消防站,按每層不少于1個標準配齊滅火器并完善室外消火栓(2025年2月底前已完成);對1998年后建成的小區按一小區一方案修復消防管網(計劃2025年6月底全面完工);對1998年前老舊小區按每層2個標準補足滅火器,并在150米范圍內增設取水點。二是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。聯合屬地街道深入轄區老舊小區開展消防安全應急演練,提高居民防火意識和疏散逃生能力。加強消防宣傳力度,圍繞電動自行車、家庭消防安全知識分批印制2萬余份宣傳海報、宣傳手冊進行張貼發放。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宣傳,暢通消防生命通道,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,提升老舊小區消防安全水平。
衷心感謝您對老舊小區改造及長效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,歡迎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。
領導署名:嚴 強
經辦人員:林文錦
聯系電話:22350870
泉州市鯉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
2025年6月5日
(此件主動公開)